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梧州XX政府报告_

梧州XX政府报告_

时间:2021-10-15 12:50:28 浏览次数:

 梧州XX政府报告

  梧州市政府五年来工作报告

  ———XX年2月12日在梧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战胜重重困难、实现大发展的五年;是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大突破的五年;是着力改善民生、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提高的五年。五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

 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克难攻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预计XX年比XX年地区生产总值翻番,人均生产总值翻1番,财政收入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番,工业总产值翻番,工业增加值翻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翻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1番,港口货物吞吐量翻番,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翻番,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翻番,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翻1番,开创了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五年开拓创新,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由XX年的亿元增加到XX年的亿元,年均增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以上;财政收入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年均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年均增长%,累计完成1268亿元,是我市历史上建设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

  五年开拓创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XX年的

  ::调整为XX年的::。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预计全市工业总产值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年均增长%;工业增加值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提高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0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86家,年纳税超亿元企业6家。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园八区”初具规模,园区经济占全市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全市工业化率由XX年的提高到,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标志着我市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五年开拓创新,农业基础明显巩固。预计全市农业总产值由XX年的亿元增加到XX年的亿元,年均增长%。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23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80万吨以上。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农业十大优势产业发展迅猛,建成广西最大的砂糖桔产销基地,六堡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有2家国家级、6家自治区级和2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共投入资金亿元,完成7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建和加固堤防公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

  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万亩。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苍梧、岑溪、藤县进入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行列。

  五年开拓创新,交通格局明显改变。洛湛铁路建成通车,南广铁路加快建设,岑溪至罗定铁路、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进港铁路开工建设,结束了我市“地无寸铁”的历史。梧州至南宁、梧州至广州、梧州至桂林、岑溪至筋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梧州至贵港、岑溪至水汶、梧州环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形成梧州到主要出行目的地的“三小时经济圈”。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推进,梧州至贵港Ⅱ级航道整治工程完工,长洲水利枢纽建成投产、三线四线船闸开工建设,李家庄码头一二期扩建工程、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一期工程相继竣工,XX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6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0万标准箱。梧州机场恢复通航。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五年开拓创新,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先后投入亿元实施平民冲、冰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帮助4420多户居

  民搬离地质灾害高危地区。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基本建成红岭新区路网,启动南岸片区开发,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积极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城乡清洁和“穿衣戴帽”工程,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承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城市风貌特色鲜明,城市环境生态宜居,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县域中心城镇和重点镇建设加快,城镇化率由XX年的%提高到4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五年开拓创新,开放合作明显深化。预计XX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成功举办了五届梧州国际宝石节、三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城市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高,宝石节成为我市对外开放与合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等多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共引进项目1856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我市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五年开拓创新,生态建设明显加快。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XX年的吨标准煤下降到XX年的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之内,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市区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梧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县县建成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3%和100%,走在全区前列。积极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森林覆盖率达74%,居全区首位。江河水质达标率、省界界首江河断面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保持100%,“山青水秀生态美”成为我市一大优势和亮丽品牌。

  五年开拓创新,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大力实施“科技兴梧”战略,开发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农村教育“两基”攻坚目标提前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三年职业教育攻坚顺利推进,梧州学院“申本”成功,组建了梧州职业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市区河西片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社会保险待遇大幅提高,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在全区率先实施农村住房统一保险。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6%以上。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活跃。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口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五年开拓创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预计XX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7元,比XX年增加8300多元,年均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4879元,比XX年增加2300多元,年均增长%,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亿元,比XX年增加1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年均增长%。新增城镇就业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以内。政府共投入资金42亿元,为民办了54件实事。改造农村危旧房5360户,建设安置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5695套万平方米。

  五年开拓创新,平安建设明显加强。积极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五年被自治区授予平安市称号。加强重大活动安保和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工作,切实维护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及重要节庆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公安、司法系统执法能力建设,成立特巡警支队,建成“天网工程”,有效预防和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组建广西第一支综合应急专业救援队伍,进一步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府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和建议383件,政协委员提案933件,办结率100%。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深入推进。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强

  化监察和审计工作,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推进。

  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消防、口岸、统计、工商、税务、供销、通信、海关、检验检疫、海事、气象、地震、扶贫、农机、社会科学、市志、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机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刚刚过去的XX年,我们面对复杂的发展形势和历史罕见特大自然灾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战略部署,全面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和%,保持和扩大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我们不负温家宝总理的重托,在春节前,全市5041户因灾倒房的群众全部搬进了新居!

  过去五年,全市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发奋图强,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辉煌篇章,城乡大地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民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开创了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做优的新局面;固定资产投资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新时期;交通建设进入高峰期,加快由交通末梢向交通运输枢纽转变。我市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地位明显提升、作用更加突出。

  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城市一基地”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坚持以开放合作为途径,主动接轨珠三角,融入北部湾,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向先进生产力靠拢;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障碍;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保护青山绿水,实现人与自然和

  ——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宏观发展环境

  一、龙圩区发展概况

  二、梧州市经济发展概况

  三、梧州市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章梧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

  一、梧州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

  二、XX年一月房地产市场交易情况

  三、主要楼盘价格对比

  第三章项目开发建设条件

  一、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二、项目地块现状分析

  三、市场预测及分析

  四、项目SWOT及前景分析

  五、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第四章项目定位

  一、总体定位

  二、功能定位

  三、消费群体定位

  四、形象定位

  第五章地块建设方案构思

  一、项目的建设计划

  2

  二、建筑方案

  三、产品配比建议

  第六章投资估算

  一、项目成本投资及收益估算

  二、资金筹措

  第一章宏观发展环境

  一、龙圩区发展概况

  龙圩区基本情况

  1、行政区域

  龙圩区位于广西梧州市城区南部,龙圩区前身为苍梧县的县

  城,XX年3月成立为梧州市新成立的市辖区,辖苍梧县的龙

  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四个镇。龙圩区总面积980平方

  公里,总人口万

  人,龙圩区人民政府驻龙圩镇政贤路18号。

  龙圩区是梧州市三个城区中面积和人口最大的城区,龙圩区

  距梧州主城区10

  公里。龙圩区东毗广东省肇庆市和本市万秀区

  3

  城区,南连本市的岑溪市,西接本市的藤县,北与长洲区城区和万秀区城区接壤。

  全区地属低丘,有部分低洼地。主要山峰有大平山、尖峰顶等。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浔江、上小河、下小河。土壤主要为赤红壤、沙质土。

  注:梧州市辖三区为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2、交通环境

  龙圩区的交通环境实现了真正的立体交通,水路、公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汇于龙圩区及周边。南至梧高速公路,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桂广(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梧(州)至贵(港)高速,梧州环城高速公路在本城区和城区内的保村、四合设有出入口立交,龙圩区是广西东部最大的高速立交大城区。南广高铁梧州南站在城区西公里处。龙圩区距新建的梧州西江国际机场10公里。

  苍梧县经济发展概况

  由于龙圩区是新设立的新区,经济发展统计资料还没有查询到,故暂以原苍梧县经济发展统计数据为参考对象。

  XX年经济发展情况

  苍梧县XX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661元,同比增长%。

  XX年经济发展情况

  XX年1至4月份,苍梧县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期减少亿元,完成全年任务43亿元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亿元,同期减少亿元,完成全年任务62亿元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亿元,完

  4

  成全年任务42亿元的%;财政收入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亿元,完成全年任务亿元的%。

  二、梧州市经济发展概况

  XX年经济发展情况

  1、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XX年梧州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增速排全区第2位;三次产业的比重为: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增速排全区第3位;财政收入亿元,增长17%,增速排全区第1位;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增速排全区第1位。

  2、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显现。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区第4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分别增长%和%,增速分别排全区第1位和第3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荣获“广西工业产业发展奖”一等奖。

  3、城市发展潜力显著提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完成,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90平方公里。苍海新区成为自治区重点推进的四大城市新区之一。梧州市被确定为广西四大城镇群之一的桂东南城镇群核心城市。

  4、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与香港五大知名商会签订合作协议;微软、中建、中海油、深商集团等企业来梧洽谈投资项目,中国民生银行、亿达集团、巨人集团等20多家企业与梧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兴、比亚迪、和润集团等企业落户梧州。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增长%。

  5、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37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7475元,增长%。

  梧州市XX年工作重点

  1、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按照“一江两岸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工作。加大红岭新区及其拓展区开发建设力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