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2020年贯彻学习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2020年贯彻学习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时间:2021-11-03 09:05:10 浏览次数:

  篇一:《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全面小康的蓝图业已绘就,民族振兴的号角再次吹响。结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我县也顺利的进行了科级领导干部研讨培训,会议集中学习了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委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精神,学习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建设生态文明开放新瓜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在此,我就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于解决发展的不平衡性,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用协调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均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发展的统筹和协调。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综合处理各方面关系,做好补齐短板的大文章,规避“木桶效应”,增强“协同效应”。

  绿色是进一步实现跨越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坚持绿色发展,就是

  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就是要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依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才有保障。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迈向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用开放发展的理念引领教育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贫。《建议》将共享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当中,深刻表明中国的改革发展,始终没有忘记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共享发展,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可以说,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

  五大发展理念必将在战略层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生新的驱动力,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学校教育科学发展,要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用协调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均衡发展;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用开放发展的理念引领教育开放;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贫。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管理中,认真学习新的知识和本领。以发展的眼光提高自身业务及管理水平,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任职负责的态度工作,带领好身边同事,协调好人际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

  篇二:《“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推进转型发展

  ——院党委中心组学习交流发言材料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首次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2月23-25日,XXX局举办了全局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专题学习班,学习班结束时,局长做了重要讲话。通过对局长讲话的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与大家交流一下学习心得。

 “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做先导,才能破解发展难题、补上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才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面胜利。而对地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创新发展是重要动力,协调发展是有效途径,绿色发展是重要保障,开放发展是必然要求,共享发展是终极目标。只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才能努力推进XX转型发展,才能实现XX XX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我们每一个XX人的“我的梦”。

  “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

  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做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也是XX再一次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的时点。过去院里的三大支柱产业——XXX、XXX和XXX也面临供给侧改革、需求不足和前期快速勘查消化的问题,XX也面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机遇和产业调整转型的阵痛。当前,唯有创新发展才是止痛的良药和抢抓机遇的实招。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单位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要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XX的一切工作。

  相对于其他XXXX单位,当前XX最大的优势就是有较为灵活的管理体制(市场活),如何应用好这一优势,就是要在体制上创新,作为一个市场主体,要充分发挥“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灵活体制,只要是法律没有禁止的、XX能够承揽的、具有资源能够完成的项目都应该积极承担并完成。而XX单位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他们所能做的属于“法无授权即禁止”范围,不但要谨慎按照职能定位履行职责,还必须要尊重市场主体的每一份权利。

  有了灵活的体制,就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激发职工积极性,为XX转型发展凝心聚力(分配活);通过制度创新,完

  2

  善能上能下通道,优化XX人才结构(用人活);通过制度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为XX确定的新的发展方向保驾护航;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和简化管理结构,不断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制度创新,全面监督监察,保障XX在发展过程中不逾规越矩。

  无论是XX过去的三大主业,还是XX人员的结构组成,XX都是以劳务服务和技术服务为主业的。无论是灵活的体制,还是完善的制度都是为了更好的做好技术服务的主业。因此技术创新是XX创新发展的核心。要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在现有人才、资料、资质、设备等的基础上,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有我特。技术创新的关键是技术人员的创新,XX的所有技术人员都应该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能力,要不断提升“专”的能力,在具体行业范围内成为行家里手;要不断努力拓展“多”的领域,能在更大更广的空间内发挥水平和能力。技术创新的核心是提高效率和质量,同样的工作,我们比别人速度快,我们比别人成本低,我们比别人质量高,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显我们的优势,让项目建设方第一时间选择我们。技术创新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技术方法的改进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通过标准化技术工作流程,优化技术工作手段,都能有效保障技术工作质量;通过对人员、设备的优化组合,可以有效提高技术工作效率。

  企业文化是一个单位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推动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在单位的长期运行与发展中自然形成,包括三个

  3

  层次表面的物质文化,中间的制度文化和核心的精神文化。任何一个单位不论是否总结提炼企业文化,单位自建立起就会按照单位管理层的管理习惯和管理者的性格形成特有的文化,并伴随管理层的变化会发生改变。而企业文化的本质是通过单位制度的严格执行衍生而成,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最终促使群体产生某一种行为自觉,这种行为自觉便组成了企业文化。因此在新时期,XX在适应新常态下不断修订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的制度执行力,终将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并将影响和保证XX地勘事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当前面临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XX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期最大的机遇,但“三期叠加”的阵痛是全部XX单位面临的阵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院党委的不懈努力下,继续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我们不仅会有一个美好的今天,通过企业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我们终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实现我们每一个人的“我的梦”。

  以上是我个人对五大发展理念和局长讲话的理解和认识,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同事批评指正。

  4

  篇三:《学习2016年“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2016年“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2016年“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两会”代表将共聚北京,共商国是。2016年全国“两会”是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所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将对进入新常态的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做出统筹安排和战略擘画。这将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强烈关注和国内民众的“全民大讨论”,会引起国际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关切,可以说,全国“两会”的每一个细节都会牵动各方的神经。而全国两会所展现的“两会精神”也将再次在中华大地上激荡,鼓舞和砥砺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带领下,信心饱满,奋发有为,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而奋勇前行。

  “两会精神”,是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划的精神,是让全体人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的精神。每年的全国“两会”,首先都会关注民生问题,诸如环境、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问题都会成为代表和委员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看到,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民生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2011年到2014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累计减少近1亿人;2011-2015年9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3920套,基本建成2695万套;实施12类45项基本卫生项目,惠及2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国民人均预期寿命预计比2010年提高1岁,已达76岁;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巩固率从87%增至96%,毛入学率从85%增及85%;截至2015年末,全国96%的县城实现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连通等等。我们看到,十八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步改善,与每一年“两会”的谋划和代表、委员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正是每一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精心、认真的准备,在会前花费大量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梳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并最终形成提案,交大会审议。这些体现的就是代表、委员们坚持与人民群众相联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进行履职,以此行驶人民赋予的权利,真正使权力来之于民,用之于民。

  “两会精神”也是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团结,坚持大局,为实现党的总目标总任务而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精神。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在开会期间将紧紧围绕 “十三五规划”、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司法改革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贡献智慧,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代表、委员们将充分运用自己在会前展开的深入调研成果,在大会上发言、小组讨论、协商,并最终形成一些重要的议案、提案在大会上表决。据此次政协发言人王国庆介绍,2015年全国政协围绕“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召开了两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开了56次专题视察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会上大会和小组发言达到366人次,提交了363件相关提案,收集报送相关信息545篇。这些都充分展示和反映了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优越性。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老百姓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形势,“两会”代表和委员们更是积极地行动,主动回应社会和百姓关切,尽最大限度的凝聚改革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以民主和团结释放正能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限度的凝聚共识和力量。

  “两会精神”也是以优良的会风带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风清气正”的精神。当下借助于互联网和信息传媒的发展,“两会”已不仅仅是代表、委员们的“独角戏”,“两会”中传出的任何声音都可能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尤其是在舆论和大众对权力运行和官场作风的监督已经实现常态化的条件下,“两会”也必将成为人们观察会风、官风、政风的一个窗口。但我们确信的是,全国“两会”将以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神风貌引领整个会风、政风、社风、民风向更好转变。就民众普遍关注的反腐败而言,据中纪委“反腐数据清单”显示,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万余起,13万人受处分;2015年20多名省部级以上干部落马、31个省区市打虎全覆盖。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5%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90.7%的群众对遏制腐败现象表示有信心。

  “两会精神”也是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大国担当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当前国际经济增长向好的压力依旧持续,而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全球各经济体中依然鹤立鸡群、一枝独秀,中国仍然对世界经济做着巨大的贡献。在此次全国“两会”上,从总理到财长再到央行行长,将会向全球社会传达中国在货币、汇率和财政政策方面的声音,这必将引起各方的强烈关注。“两会”的新闻发言人也会针对中外媒体记者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作出回应。中国“两会”所关注的议题和有关决定也将给世界人民带来利好,“两会精神”将继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

  全体中华儿女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实践中切实领悟、发扬和实践“两会精神”,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勇前进,续写华章。

  篇四:《五大理念学习心得》

  坚定不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

  全面小康的蓝图业已绘就,民族振兴的号角再次吹响。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一次关键性会议,也是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条件,切实回应了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建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解决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建议》的精髓和主线,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牢固树立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五大理念统一于发展之中,又各有侧重,形成了指导新一轮发展的相对完整的战略思想体系。{2016年贯彻学习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一、坚持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有蓬勃活力。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快而不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没有创新发展,我们就难以摆脱过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难以成为经济强国、创新大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化创新这

  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十三五”时期,要切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一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二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基础设施、网络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创新发展,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三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中国制造2025》,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四要深化科技等相关领域改革,强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造就一批又一批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五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进一步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的政策体系,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二、坚持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增强协调性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矛盾仍很突出。这些既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重要原因,也将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十三五”时期,要紧扣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切实把调整比例、补齐短板、优化结构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一要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实施西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