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共同富裕 > 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9篇

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9篇

时间:2022-10-31 16:25:05 浏览次数:

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9篇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 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浙江范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20年,习近平总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9篇,供大家参考。

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9篇

篇一: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

融助力共同富裕的浙江范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指示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为了给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浙江银保监局制定了《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方案》《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9 月 27 日,浙江银保监局包祖明局长在出席银行业保险业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浙江银保监局聚焦于银行业保险业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破解金融服务瓶颈,促进金融服务均等化,为市场建设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金融条件,为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社会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浙江范本。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 展,为共同富裕夯实经济基础 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实现共同富裕,最终靠的是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处

 理好增长与分配的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所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仍然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制造业支撑。支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我国金融回归本源最重要的方面。浙江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的大省、强省,制造业有着深厚的底蕴,但仍然面临着结构转型和升级的迫切现实需求。

 为了支持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浙江在制造业金融支持方面,加大力度引导信贷资金向高端制造业领域倾斜,强化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放,为制造业投资、技术改造和升级、并购提供信贷支持。同时,聚焦浙江已经形成的标志性产业链、先进制造业集群,探索支撑先进制造业的精准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在监管方面,浙江已建立了制造业信贷投放监测制度,根据监测情况对机构重点督导,将制造业金融服务纳入对辖区内银行机构的年度监管评价体系。截至 2022 年 6 月末,浙江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达 3.69 万亿元,在全国保持第一。

 强大的制造业需要有强大的创新力,“创新”被列在新发展理念之首。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与形势下,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愈发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间激烈。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因此,我国已经“把科技

 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可以说,创新正是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核。

 为了进一步促进浙江的创新驱动型发展,浙江银保监局采取了多项政策举措,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推动有条件的中小银行机构专注于科创特色,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体系,发挥金融支持创新发展实验平台作用,加快研发科技金融产品。

 在具体的金融服务产品方面,则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动银行机构深化投、贷、保联动,探索与科创企业相适应的风险收益匹配与分担机制;持续创设知识产权保险产品,深化省级首台(套)产品保险补偿机制,扩大覆盖面,减轻科技创新的后顾之忧。比如,在知识产权保险方面,浙江就推动保险机构围绕专利技术研发、国际贸易、电商交易、区域公用品牌等场景创新保险产品,率先发布 PCT 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马德里商标申请费用补偿保险等创新险种;同时,还创新推出了科技保险产品,鼓励保险机构为科研企业和机构因研发失败导致的损失风险提供保险保障。据统计,2021 年浙江辖区内科技保险签单件数 2.98 万件,保险金额2260.40 亿元。

 缩小收入差距,促进金融服务均等化和普惠化,激发创业创富潜能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

 展,早已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差距也扩大了。改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结构,除了要完善要素、功能收入分配结构,加强二次、三次分配外,也需要通过金融服务均等化和普惠化,激发和释放广大人民群众的创富潜力。

 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金融产品已经丰富多样,以媒介储蓄投资转化和流动性管理为主要功能的基础金融工具和市场、以转移和交易金融风险为主要功能的衍生金融市场,都已经并将长足发展,金融体系不断深化。但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偏远地区、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等等都难以同等机会地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服务的成本与风险约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被排斥到了金融体系的服务之外,这是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加剧的金融方面原因。

 为了解决金融服务的不平衡问题,过去十年来,我国一直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在共同富裕的新时代背景和使命下,浙江把普惠金融当作巩固创业创新、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力量,结合本地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实际,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持续扩大普惠型小微企业首贷和信用贷,降低融资成本,通过“融资+融智”,精准对接就业创业人群融资需求,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通过

 匹配金融产品服务机制与经营需求,支持市场主体的创富活力。早在 2012 年,浙江就已陆续推出了无还本续贷,建立了信贷周期与经营周期相匹配的“连续贷+灵活贷”机制,稳定借款者的融资预期。

 这些政策导向收效明显。据统计,截至 2022 年 6 月末,浙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了 3.1 万亿元,同比增长23.91%,比总体贷款增速高出 8.01 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5.37%,较 2021 年下降了 0.33 个百分点。浙江“连续贷+灵活贷”机制发放的贷款余额就超过了 3.3 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类 1.9 万亿元,占“连续贷+灵活贷”贷款余额比例为 58.1%。

 缩小城乡差距,推动金融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因此,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虽然浙江是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均 GDP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城乡间发展同样不平衡。

 缩小城乡差距,需要相应的金融支持。在这方面,浙江也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为了支持山区 26 县高质量发展,浙江就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加大长期资金支持力度,建立重点项目金融服务对接机制,

 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快建立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机制,推动实施“一县一策”金融帮扶、山区 26 县金融诉求响应等机制。

 农户增收致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和痛点。由于受法律和流转等因素的制约,农民的资产很难抵押和盘活,这一直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难题。浙江银保监局则摸索并推广了“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为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解决农户融资难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解决方案。在该模式下,银行机构多渠道采集农户信息,编制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基于农户家庭净资产,统筹考量家庭年收入、人品等,将无形资产有形化和金融化而实施综合信用评估,为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将资产负债表运用于农户家庭,是对传统农户信用贷款模式的创新,既帮助了农民有效管理家庭资产,也可让银行精细化计量、评估农户资信,进而开发农户家庭资产的金融价值,并且,将道德、人品等非经济要素纳入信用评估,也有助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浙江本地中小银行也积极响应,立足于本行实际和浙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丰富金融产品。比如,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不断下沉,在农村签约了数千个金融服务站点,直接面向农村居民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完善信托、保险功能,夯实民生托底“ 工程” ,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共同富裕需要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的保驾护航,通过功能完善的保险保障为民生托底。浙江银保监局不断推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减轻居民就医负担,深化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扩大保障人群覆盖面,对在校学生提供保费优惠,推动家庭直系亲属职工个人账户共济参保等。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降低居民养老负担方面,浙江则推动扩大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覆盖面,指导保险公司探索、创新灵活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参保,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此外,探索开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提高居民养老财富储备和养老支付能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深化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争取到 2022 年末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参保人员 1500 万人。

 在数字经济时代,服务的数字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随着金融科技的日新月异,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浪潮进一步向前推进,这也将有助于降低金融服务的物理成本。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金融服务均等化,浙江银保监局也在采取多项举措。

 一是建设高度灵活的公共数据共享系统,已对 57 个政府部门的公共数据进行深度清洗治理,支持银行“无感式”数据查询和批量风险建模,平台数据可满足银行信贷业务 70%的需求。

 , 二是建设高效智能的线上融资供需对接体系,通过该系统平台对接的贷款中,有 17.2%的客户为首贷户,94%的贷款

 为普惠型小微贷款,26.4%的贷款以纯信用方式发放,极大地提高了信用可得性。

 三是建设开放协同的金融业务联办平台,实现信贷、保险理赔过程中的政务服务线上化,在全国率先实现“总对总”模式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办理的全覆盖,通过该平台已累计办理逾 600 万笔的业务,涉及抵押贷款 3.8 万亿元,平均办理时间约 4 个小时,大幅度地提高了效率。

 但是,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也带来了数字鸿沟,尤其是老年人群体,不能尽快地适应数字经济技术,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浙江银保监局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推动数字金融的改造,解决他们在日常使用智能产品、享受智能金融服务时遇到的困难,推动和完善兼顾老年人需求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浙江在金融助力共同富裕时,坚持回归本源、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立足于支持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做大做强壮实体经济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金融服务;通过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服务均等化,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通过完善保险保障功能、金融数字化等公共服务,为共同富裕保驾护航,从多角度树立了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范本。

篇二: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

同富裕体会文章】共同富裕要“积小胜为大胜”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到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明确“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事实充分证明,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就能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篇三: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个激动人心的话题,是个关于全体人民幸福的话题,令人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画饼充饥,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努力实现的奋斗目标,是有计划、有部署的,这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已经充分体现。虽然实现共同富裕没有现成的范本可以参考,但是我们充满信心,因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役,现如今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共同富裕迈进一大步。历史告诉我们过去我们如何能赢,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共同富裕需要共同努力。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勤劳肯干、吃苦耐劳的民族,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摆脱了一穷二白,逐步实现温饱、建成小康。共同富裕如此美好,但其实现之路一定不会是轻轻松松的,必将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任何“等、靠、要”的想法、任何“躺平”和不劳而获的行为都会成为奔向幸福之路的巨大阻碍。如果大家都不想付出努力,都想等别人去干,自己坐享其成,那后果恐怕会像“和尚挑水”这个故事中讲的那样,因为谁都不想去挑水,大家都没有水喝。我们党提出的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大锅饭,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我们今天的努力付出是为了明天自己离富裕的目标更进一步。共同富裕之路必定是爬坡之路,我们要想爬上这个坡那必然需要靠自己的勤劳付出与努力拼搏,也许人与人的能力有差别,但只要我们都在努力,大家迟早都会爬上这个坡,只是先后问题,最后大家都会富裕,我想这

 才是我们党要带领大家实现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需要改革创新。共同富裕这件事前人没有干过,更没有别国经验,我们唯有摸着石头过河,而这条通往共同富裕的大河不会始终风平浪静,会有波涛汹涌,甚至会有暗礁和漩涡,这就需要我们随机应变,及时变换舵盘角度做出相应调整,从而确保我们这艘满载着 14 亿人民的幸福之船能够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这就是所说的改革创新,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更适合发展、更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方法。一旦我们获得善于使用改革创新的本领,就如同掌握了一个战胜风险和困难的有力武器,为我们在奔向共同富裕的征途中化险为夷、点石成金。

 共同富裕需要精神富裕。一说到共同富裕,我们很容易想到大家的收入多了、钱袋子鼓了,这只是一方面,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还需要精神上的富裕。因为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在精神方面是有追求的,正所谓人无精神不立,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精神富裕。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铸就了伟大的精神,如建党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塞罕坝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我想拥有这些宝贵精神财富的人们一定是精神富裕的。少了精神富裕,就如同一部少了芯片的手机,无论外壳多么华美也只是徒有其表,因为少了这个“心”就少了灵魂,无法运行。精神富裕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人们战胜困难、感受幸福的能力,所以少了精神富裕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

 今年国家已经将浙江确立为共同富裕示范区,计划到 2035 年浙江

 省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相信浙江经过实践中的不断地摸爬滚打、探索尝试,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成功,这将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成功样板,到时候我们将宝贵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其他地区,因地制宜、适当调整、不断努力,到本世纪中叶我们一定能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你听,共同富裕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戮力同心,向着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的共同目标努力奋斗。

篇四: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

富裕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怎样才能更好实现共同富裕? 在中国发展壮阔历程中,走向共同富裕始终是温暖人心的目标。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奇迹之所以震撼人心,不仅在于规模和速度,更在于始终坚持共同富裕,让发展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追求“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彰显了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不仅是发展目标,而且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正确认识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考虑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因此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要看到,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齐头并进。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区域、城乡及个体间存在适度差异是正常的,不能要求所有地区、所有人同时富裕;共同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不能要求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都达到全国一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富裕”体现效率、要求做大蛋糕,“共同”体现公平、要求分好蛋糕,我们追求共同富裕是统筹效率和公平,在不断做大蛋糕的过程中分好蛋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这就既要有长远服光,也要有务实行动;既要有目标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既要有共性目标,也要有个性路径。

 各个地方实际情况各异、发展水平不同,要统筹考虑需

 要和可能,因时因势因地制宜设定发展目标,作出政策设计安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同时,实现共同富裕也是一项现实任务,这项工作不能等。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坚持统筹协调和循序渐进相统一,在总体共进、差别有序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要实现 14 亿多人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而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既要统筹协调以缩小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又要循序渐进以逐次推开,不搞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必须坚持所有人都富裕的宗旨要求,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范调节收入分配秩序,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在持续推动中不断取得成效。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

 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 14 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五: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

初心使命 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专题党课课件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为了履行这一使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实现全面脱贫书写百年答卷 贫困是困扰人类的千年难题。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在与贫困不懈斗争中实现自我解放与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艰苦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就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扶贫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攻方向,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在这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役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党上下呕心沥血、建功立业。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世界上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消除绝对贫困、彪炳史册的人类减贫奇迹,为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踏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健全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实现了“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新起点。摘掉穷帽只是阶段性胜利,接下来还要巩固脱贫成果,增强造血能力,涵养内生动力,促进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胜利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时,必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长效机制,谨防帮扶政策“急刹车”,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及早干预,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2020 年 3 月,国家出台指导意见,要求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稳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脱贫摘帽后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消除相对贫困、确保不返贫不致贫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使帮扶政策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保持同频共振。

 赓续初心使命推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恰逢建党百年之际。党的百年历程,展现的是一以贯之、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认为,社会主义“是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强调:“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

 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党在未来30 多年的战略安排中,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了谋划和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迈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道路越走越宽阔,蓝图越来越清晰。“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部署,提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 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重点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指明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2018 年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充

 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共同富裕朝着人民期待的目标前进。

 百年大党初心不改,筚路蓝缕再创辉煌。“以百姓心为心”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过去一百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起点上,心怀“国之大者”的共产党人,必定能够把握国家发展大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篇六: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

【推动共同富裕 体会文章 】在新的赶考路上推进共同富裕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大考,每一代人都要交出迎接大考的答卷。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坚定不移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交出优异答卷,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我们奋斗新征程的一项重大任务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综观人类文明史,带领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进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世界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将彻底改写人类社会高收入国家的版图,在整体上极大提升人类福祉。回望历史,一百年来,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遭遇

  2 逆境,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都矢志不渝为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不懈奋斗。踏上新征程,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现实任务,也是我们党面临的一场大考。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消除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把共同富裕伟大事业一步步推进到今天的历史阶段,也必将在新征程上带领全体人民继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这是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必然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

  3 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要清醒地看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必须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要坚定不移带领人民闯关夺隘,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促进共同富裕。

 这是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所谓“中国式”,是区别于西方强国已经走出的现代化道路而言的。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不认为西方现代化模式之外还有其他现代化道路可走。西方政党代表的是某个阶级或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领导下的现代化,谋求的是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或利益集团的富裕,也就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必须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仅要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还要有更小的贫富差距、更高的精神文明程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需要党带领人民在新征程上接续探索、上下求索。

  4

 这是充分彰显人民群众共同期盼的要求。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对幸福生活、共同富裕充满期盼和憧憬。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这意味着,我们追求的富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富裕,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还要认识到,在一个 14 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要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党的坚强领导,也需要全体人民的创新实干。

 科学把握我们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擘画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表一系

  5 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的结合上,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把握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我国已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动态中向前发展。

 把握目标步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

  6 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习近平总书记还要求抓紧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提出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这些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明确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时间表、路线图,既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连贯性,又提振了新时代人民群众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断奋进的精气神。

 把握基本原则。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以下原则: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一方面,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另一方面,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因此,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积小胜为大胜。

  7

 把握思路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促进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循着这一总体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些重要举措,指明了推进共同富裕的办法和途径,明确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在辩证把握重大关系中落实好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拥有了这样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能够“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

  8 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察下面的山景那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共同富裕,必须辩证把握以下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促进共同富裕,既要通过提升效率做大“蛋糕”,也需要体现公平切好分好“蛋糕”。一方面,效率低下不可能达成“富裕”的目的,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重点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才能实现社会财富“蛋糕”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有失公平则不可能做到“共同”,只有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公平公正地分好社会财富“蛋糕”,不断化解发展不平衡问题,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在新发展阶段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必须更加重视财富合理分配,聚焦短板,聚焦问题,不断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为了做大“蛋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还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9 化,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带动更多的地区高质量发展。要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并不断完善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机制,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持续推进智力支援、产业支援、民生改善、文化教育支援,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还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从而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壮大共同富裕根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治理的显著效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挥更大作用,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篇七: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

第 2 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1.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 40 多年地快速发展靠地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需要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地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地发展之间地矛盾。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发展中地新变化)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地新问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地特色,要实现中华民族地伟大复兴,就要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 我国解决经济发展中面临地问题时,有哪些举措?这些举措有何意义? (1)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2)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 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经济发展状况,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地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是衡量一个社会地文明程度地标准。

 (2)人民对美好生活地向往,就是地奋斗目地。

 (3)发展地根本目地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 与政府如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地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地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与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地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地美好生活需要。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地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取得一系列地成绩地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地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地优越性;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⑦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等。

篇八: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

共同富裕,习近平提出三方面要求

  日前,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围绕“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提出三方面要求。整理了总书记相关部分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1. 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2019 年 2 月 1 日,习近平春节前夕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的讲话

 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2020 年 7 月 24 日,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的讲话

 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其就业主渠道作用。要吸取一些西方国家经济“脱实向虚”的教训,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2021 年 12 月 8 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 从我国实际出发,我们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收入差距拉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2015 年 11 月 23 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

 ——2016 年 5 月 16 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要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提高精准性。要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但不能搞道德绑架式“逼捐”。

 ——2021 年 12 月 8 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要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 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2018 年 4 月 13 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要把提高发展平衡性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2020 年 10 月 14 日,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要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要完善兜底救助体系,加快缩小社会救助的城乡标准差异,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兜住基本生活底线。要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解决好新市民住房问题。

 ——2021 年 8 月 17 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促进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义”那一套。当年一些拉美国家搞民粹主义,高福利养了一批“懒人”和不劳而获者,结果国

 家财政不堪重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长期不能自拔。福利待遇上去了就下不来了,搞超出能力的“福利主义”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我们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不吊高胃口、不空头许诺。

 ——2021 年 12 月 8 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九:浙江共同富裕议论文

【共同富裕体会文章】从浙江探索看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不变的矢志追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中,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摆在重要位置,发挥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功能,为实现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矢志探索

  坚持思想理论引领,汇聚起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磅礴思想力量。浙江坚持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用好红船启航地特有的红色资源,守牢红色根脉,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转化为浙江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

  2 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等重大主题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不断推出有学理深度、学术厚度和浙江辨识度的研究阐释力作,让思想理论引领在促进共同富裕中贯彻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

  坚持文明素养塑造,展示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和美文明气象。浙江把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作为文明素养塑造的着力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推进全域精神文明创建。打响“最美浙江人”品牌,推行礼让斑马线、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实践,实施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推广“文化家园”“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文化养成模式,着力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构建起全域覆盖的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体系,展示出崇尚美好、美美与共、自信开放的和美文明气象,让广大群众在文明素养塑造中接受文化熏陶,提升气质,增益精神。

  坚持文化发展创新,归聚起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多元文化业态。浙江以满足人民美好精神需求为导向,实施文化名企、文化园区、文化精品、文化人才

  3 创建引育工程。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航母”和“文化独角兽”,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做强国家短视频基地产业园区、之江文化产业带、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各类文化创意街区和文化特色小镇。把构建催生优秀作品的生态链作为系统工程推进,搭建之江艺术长廊、之江编剧村、中国网络作家村等平台,打造文化精品力作。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培育,健全文化人才“选管育用”服务机制,做好文旅融合、文化出海、数字赋能等文章,努力造就文化名家。

  坚持文化改革推动,凝聚起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不竭动力。浙江以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目标,完善文化工作的责任落实、改革突破、争先创优、激励保障等机制,推动文化工作改革创新。强化“不重视文化是失职,抓不好文化是渎职”工作理念,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考核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在新闻宣传、文明创建、民情通达等方面建设数字应用场景。鼓励争先创优,各级各类文化单位找准目标、赶超对象,把对标赶超转化为实际行动。加大激励保障力度,形成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涌流,各类文化创新资源活力迸发的良好文化氛围。

  4

 文化是根,文化是精神支撑,文化是软实力。浙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不移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努力成为人文之美更加彰显、精神生活普遍富足的省域范例。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浙江探索,植根于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追求之中,充分关切当代浙江文明现状和人民精神风貌,照应未来浙江文化发展趋势和人民精神需求,具有多方面的启发借鉴意义。

 在新起点上继续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遵循思想指引,彰显理论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就扎实促进共同富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共同富裕,怎样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对共同富裕的阐释推进到了新境界。我们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高质量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5

 突出价值引领,体现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承载着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社会共同的价值准则。应通过学习体认、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各个方面,使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记忆、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探索中体现得尤为鲜明。浙江着力打造思想理论高地、精神力量高地、文明和谐高地、文艺精品高地、文化创新高地,培育文化新标识,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文化供给。

  继承优秀传统,凸显区域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仁民爱物、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美美与共等价值理念。浙江独有的文化基因深深熔铸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展示了其独特的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和人文温度。古越文化、南宋文化、南孔文化、和合文化、阳明文化等区域文化体现了浙江独特的精神气质,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要在结合传统的基础上奋力打造区域文化特色,站在赓续中华文脉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凸显区域特色。

  6

 坚持系统思维,做好文化服务。文化具有多领域、多层次、多方面的特性,既贯穿古今又涵容中外,要以系统思维看待文化,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用好这个关键变量,努力使之成为最大增量。应进一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全球传播力的新媒体平台,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文化中心以及农村文化礼堂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础文化单元,做好做实公共文化服务,做到供给多样化、载体品牌化、服务均等化、投入多元化、运营系统化,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优质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