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初中生常见人际交往问题及教育对策,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申报材料]初中人际交往问题

[初中生常见人际交往问题及教育对策,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申报材料]初中人际交往问题

时间:2021-10-15 14:13:38 浏览次数:

PAGE

 初中生常见人际交往问题及教育对策

 摘要:本文从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接触到的初中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进行分析,就其原因及教育对策进行阐述,以期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字:初中生 人际交往 原因 教育对策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于中学生来讲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要比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本人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就发现,有的同学只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爱理不理,动不动就“我不爱理他”在交往中显得十分幼稚和偏激。确实如此,随着初中生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际交往也日益复杂化。他们与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与老师关系在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不和谐甚至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初中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存在不同的类型,其表现形成和形成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的类型,进行辅助性的,有的放矢的教育对策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

 一 初中生常见人际问题的案例

 小A,女孩,初中二年级,成绩在班级中等,在其很小的时候,父母亲离婚,母亲已改嫁他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与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生活,另有一上初一的妹妹。初次接触,只是觉得女孩有点闷,不太爱说话,但说起话来,言语较冲,在“礼貌待人”方面做的欠妥后据同学反应,她说话做事风风火火,但经常出现和同学争吵,打架事件。大半学期下来,她几乎与班里每个同学都吵过架,有几个到现在仍不交往。据教师反应,上课态度随便,不够专心,有几次因违纪和任课教师发生冲突,影响正常教学。家访时发现她在家里不够体恤爷爷奶奶,显得自私懒惰。有几次次把奶奶推搡在地,甚至有因没拿到理想的零花钱数目而离家出走二天。

 小B与小A是同一班级的女孩,两人平日里走得较近。家中有兄妹三人,母亲有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父亲左腿残疾。家庭贫困。平日里父母干农活比较辛苦,对孩子的管教仅限于物质上的,且没有明显的管束能力,故养成其倔强沉闷的性格,再加之该生有明显的兔唇。虽然在班级中偏高,但经常受同学嘲笑和冷落。但因一次因作业问题与任课教师起冲突,她态度强硬,死活不认错,因而与老师僵持了好几天,此事对其甚有影响,以后变得更加的沉默寡言,成绩直线下滑,班主任与家长都很着急。

 小C,初中三年级,个头在班级中等,成绩中等。在家中是独生子。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新学期报到时,家长介绍说:他很少说话,比较怕人。一段时间接触下来,他的内向真的不一般,只要和人说话,一定脸红,特别是和女同学、老师讲话,情况更糟糕,上课回答问题有时会紧张的语无伦次,这在语文课设上显得特别的明显,但课后作业完成得很不错。在和同学的相处中,从不惹事生非,能够和别人和平共处,但有几次同学包干说,他在班级里是个受气包,经常受欺负。作为一个组长,收发本簿时,他们组经常受不齐,流动红旗他们组也很少拿到 。就和人相处的问题,他几次来找老师谈。

 小D,女,初二学生,该生在班级中是班长,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从观察来看,属于外向型性格,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有很强的办事能力深得班主任欣赏。但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发现她的自我性比较强,在负责具体事务时不自觉的或者说习惯性的对同学指手画脚,显得盛气凌人,官僚作风较浓。虽说她成绩还不错,但因其总是自以为是,并且嫉妒心很强,对偶尔成绩超过她的人有冷嘲热讽现象因此同学们都不大喜欢她。再一次学校举行歌咏比赛时,因为曲目问题,和其他同学意见相左,但其一意孤行,同学配合不力,结果很糟。从此,他的工作开展的很被动,他也想交知心朋友, 但同学敬而远之。她几度情绪波动较大,甚至过激,这已经影响到了她的学习。

 二 初中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分析

 人际交往问题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也是最困扰他们的的问题。所谓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本人理解为中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长交往过程中,由于感情不合、观念差异、行为不当、沟通受阻等原因引发的人际关系紧张、冲突或退缩,当事人多伴有持续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并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上,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由单一的原因导致的,而是由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等因素,甚至包括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道德风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因。

 1 学生个体身心的影响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阶段,这时期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高峰期,并且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充满着矛盾性,例如,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只基金案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以及成就感与挫折感交替,这些都会造成他们的困惑。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决定权。而在事实上和实际生活中,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与保护。他们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对父母的依赖性减少,而反抗情绪却增加了,假如父母正处于更年期,即所谓的青春期和更年期撞车,这时他们的代沟出现的裂痕会更大。这一特殊阶段的情绪变化特点,有人用“急风暴雨”来形容,即有时会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人们以为平常的是是非非,却在他们那里发生了高强度的反应,再加上这一阶段中常伴有自卑、自傲、封闭、嫉妒、逆反的心理反应,在与家长、老师、同伴的相处中,会产生各种不适甚至摩擦。上文中的小A与父母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很大方面的原因正是于此。

 2 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及教育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如今,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学校的教育目标,方式和氛围有了更大的进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但任何事物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况且随着生源的减少,学校间竞争的加剧,大多学校还是把升学率放在了首位,而对其他方面的重视程度就显得敷衍有余而实干不足。作为学校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教师,作为学校工作的具体体现者班主任,必然就会把大把大把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实绩的追求中去,用具体分数作为对升学率追求的具体表现,而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人际关系交往的品性’方式的教育,显得力不从心或者直接忽略,从而使正处于人际交往迷惘期特需指导的的孩子得不到相应的教育,结果就只有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或从同伴,从影视中寻求参照物,再加上小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性格倔犟的学生碰到一个性格倔犟的老师,两者发生冲突,最终受到伤害的总是学生.上文中的小B即是此类孩子.

 3 家庭社会熏陶的影响

 现代的孩子是幸运的,物质生活高度发达,衣食无忧;现代的孩子是不幸的.因为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过剩亲情包围之中,没有真正学会分享.共赢与舍得,再加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金钱关系的影响,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显得自傲’自私’和冷漠。在这其中,家长唯恐其单纯善良的孩子受人欺侮,便施以棍棒理论的强势教育。另外社会上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对中考状元、高考状元、神童、天才等宣传过度,这些风气是大部分家长把学习成绩放在了第一位,成了第一要务。成绩好则一好百好,成绩差则一差百差,对其他方面,比如自私啦任性啦,听之任之,不闻不问,这些都加剧了初中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的机率,另外,随着留守儿童的增多,单亲家庭的增多,无形中使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心理天平发生倾斜现象。

  三 初中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教育对策

  1 家庭、学校要高度重视初中生人际交往问题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特征是自尊、自强、自立、自律,能够明辨是非。“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价值观,很容易做出一些缺乏理智的行为,给自身、家庭、社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因而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正确引导子女或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自我意识,做到自立、自律,学会沟通与理解、体谅与尊重,这样才能架起与人交往的桥梁。学校教育要符合教育规则,首要一条便是要符合教育对象的个体发展规律,对于学生发展目标中的心理健康,家长和学校更要高度重视,因为它是根基,要把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的教育引导问题疏导放在首要位置,比如礼仪教育,尊重他人教育,发表意见教育,都要贯穿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始终,这样方能起到护根固基作用,使学生健康成长。

 2、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的几点

 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教育工作者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贯穿落实。对教育对象进行施教时,对于以下几点更需多留意。

 A 提高学生的人际认知

 贝克认为,个人的思想和信念是他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即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外部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初中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也大多是由其不良的人际认知所决定的。例如上文中的小A,她就坚信,她家庭的不幸应当成为她取得各种补助捐助和同学对她礼让三分的理由,她就认为,因为她家庭贫困,同学们就不应当瞧不起她和她就不能让别人歧视她,其实这一切都是她的主观臆想和无端猜测。这时教育者就应当指出其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告诉她要客观评价自身在班级中与人处事的缺点,学会换位思考:和爷爷奶奶换位思考,和同学换位思考,和老师换位思考。教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对其存在不足之处多次提醒,该生也能加以留意,在交往中亦能有所收敛,我行我素现象有所好转。

 B 教给学生交往技巧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是知之者而非践之者,人际交往问题说有所改善,只能是萌于内而未现于外。真正有成效者,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对他们进行多次的集体的或一对一式的交际技巧训练。比如进行情景模拟,对情景模拟的人物的交际技巧进行评价。对其在生活中出现的人际交际情况进行总结,正面的积极的予以表扬,对其做得不够好的予以循序渐进的指导或批评。教育工作者要特别会抓住学生的主动交谈事件,对学生进行疏导。

 

 C 组织利用好每次活动

 初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地成长,不利于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学校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到首位, 让他们从沉重的学业压力下解放出来,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给他们创造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如组织旅游野炊、拔河比赛、小制作比赛、若干人合作的调查活动等,拓展学生的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作为班主任更应抓住这些有利契机,就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上文中的小C的问题就是在班级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克服。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同志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和谐的人际交往问题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共同期待。

 参考文献:1 郑金渊 《教育通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易法建 ,冯正直 《心理医生》 重庆出版社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 民族出版社

  4.纪晓燕《职业中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成因与对策分析》

 5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6.徐世贵,郭瞻予,王岚.《 新时期教育教学中的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第1版) 光明日报出版社,

 规范语言文字 打造品牌学校

  **中学

 近年来我校深入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语言文字工作深化到教育教学中去,增强全体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参与意识,现阶段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发展,各项评估指标均较好地落实,语言文字工作走上了制度化之路。

 现从以下几方面对我校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自查自评。

 一、建章立制,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综合管理。

 我校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将该项工作推向深入。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我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到整个素质教育工作之中,把普及普通话和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纳入基本功训练,逐步形成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格局。我校成立了以一名副校长及教导处、学生负责人为组长的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定期就语言文字工作举行会议,研究布置和指导工作,使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不断健全,日渐完善,现已覆盖全校。各项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各岗位都能积极开展有效的工作。

 (二)制度渗透,确保实施。

 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我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各项推进措施,把语言文字工作通过教学及日常交流落到了实处。例如:教导处对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进行明确要求,并通过每学期一次教研组内公开课,作为学校考评教师评优评先的依据。

 另外,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了普通话培训,并在达标考核中全部合格,在书写方面:书写教案及课堂板书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进行了师生“三笔字”大赛。在学校的综合管理下,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明显增强,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二、让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覆盖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一)把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化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条件之一,作为对社会、家长的承诺之一,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

 (二)学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科教学规划之中,学校明确提出,我校的学生个个都有一张能言善辩的嘴,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地进行辩论、演讲和采访。

 (三)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经过听课、培训、考核、教育等措施的实施,校长带头说普通话,普通话成已成为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教学语言。

 (四)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师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和其它集体活动中,人与人交流中,全部使用普通话,并且规范化。

 (五)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力度,把此项工作上升到提高语言文字素养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组织学生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讲故事”、“读红书比赛”、“作业展览”、“书法展览”、语文教师利用“课前说”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普通话表达水平。

 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举措、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老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及书写能力,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有机统一起来。

 三、迎接挑战,持续发展,开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新局面。

 语言文字教育有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对学生的品格的养成、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是否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因此做为学校,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将语言文字工作进一步向社会辐射,由学校延伸到社会与家庭。

 (二)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紧密结合。

 (三)着力开发具有人文内涵的校本课程,把学校现有的“古典诵读”“书法”等课程进行充实完善。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拓展型课程的进程中,充分关注语言文字工作教育目标指向,使学校的校本课程以丰富的内容,多元的跨学科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