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文档下载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23 16:15:03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6 月中旬,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清荣同志的带领下,本调研组先后深入**、**、**三乡镇中心卫生院与部分村卫生室与县医院、卫计局、医改办、医保局等单位,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要紧工作成效近年来,县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履职尽责,强化管理,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改善人民群众就医环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1、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近年来,先后改扩建 12 所乡镇卫生院,178 个村级卫生室达到五化标准,成立县精神病医院(精神卫生中心),XX 县区医院住院大楼。县医院、中医院建立了名医堂养生堂与知名中医工作室 17 个乡镇卫生院建起国医堂。社会力量办成综合医院 3 家,在建医养融合医疗机构 1 家。县医院 4 个临床科室、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申报创建市级甲类临床重点专科,乡镇卫生院 1 个针灸科与 5 个放射影像科申报创建市级乙类重点专科。组建 120 急救指挥中心,县医院完成介入诊疗中心建设。按照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的思路,依托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带动 17 个乡镇卫生院,组建3 个医疗联合体。全县构建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卫生应急法制、体制、机制与预案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与完善,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与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对能力不断提高。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态势平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流行,遏制了艾滋病蔓延势头,实现了国家免疫规划跨越式进展,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下降,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 10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 100%。

 3、计生服务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构建了全方位工作网络、全覆盖利益导向、全域信息化建设、全过程依法管理、全参与公共服务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五全工作体系,积极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全面兑现计生奖扶政策,高质量完成省、市下达的人口责任目标,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4、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妥推进。扩大基本药物品种,并全部纳入新农合与医保报销范畴,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上网采购率、使用率、零差率政策执行到位率均达到 100%。深入开展过度医疗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大处方大检查等行为,群众看病贵问题的到有效解决。各级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领导小组,组建了分级诊疗科,完善了二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机制,县域内就诊率达到 90%以上。

 5、健康扶贫工程实施精准有效。各医疗机构按照精准识别、

 跟踪帮扶、精准脱贫的要求,积极实施精准式医疗救助。一是设立精准扶贫对象服务窗口,公开承诺、公示、宣传脱贫攻坚医疗救助各类优惠政策。对贫困户需要住院的,免收门诊诊疗费,减免 10%的急救服务费,住院治疗在新农合报销后自付部分给予 5%减免。二是严格把握入院指征,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在服务中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按标准收费,按规定核销,操纵贫困户住院自付费用。三是对扶贫对象实施一对一服务,随时掌握动态,对重点人群开展面对面、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前期的预防保健与后期的健康指导,力促其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四是坚持集中帮扶与定期帮扶相结合,定期熟悉贫困户实际情况,跟进健康扶贫措施,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自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以来,精准锁定因病致贫返贫对象 6533 户 19588 人,建立了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大数据库,认真开展医疗保障提升、住院就诊减负、医保结算便利、公共卫生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五大行动。截止 5 月底,全县乡镇卫生院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免门诊费 1.43 万元、住院费 114.73 万元,其他费用 4.41 万元;县医院减免住院费 200 余万元,全县累计减免费用 320.55余万元。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尽管我县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构建与县域经济社会进展水平相习惯,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

 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的迫切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紧表现在:

 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科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县乡医疗机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格局尚未形成,重复检查、过度医疗现象难以有效遏制;专科门诊特色不鲜明,医疗康复、老年护理、精神卫生等领域服务能力比较薄弱;医疗保障渠道单一,社会资本投入不足,公立医疗机构占比过大,还未有一家乡镇民办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医疗资源闲置,利用效率不高;全县村级达标卫生室没有实现全覆盖,按照五化标准,还有 66 个未达标。如**16 个村级卫生室,达标的有 9 个;**16个村、1 个社区卫生室,1 个村未达标,2 个村还没建卫生室;**镇 11 个村卫生室,1 个未达标。

 2、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不准确。少数乡镇医院对医改后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不明,导致群众期望值过高,就地就近满足群众医疗卫生健康的基本需求与乡、村医疗机构职能定位的矛盾比较突出,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单体规模不合理扩张,特别是有些乡镇卫生院盲目跟进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全力上大项目,进高端设备,导致医疗建设项目普遍超预算,新增大量债务,加重了运行负担。**镇中心卫生院近年来已消化 276 万元,仍负债

 374 万元。**镇卫生院累计负债高达 660 万元,仅**年县财政就投入化债资金 210 万元,仍余 230 万元。**镇中心卫生院现有债务 407 万元。

 3、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不足。按每千服务人口核定 1.4 个编制的医改要求,我县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 649 人。机构改革后,乡镇卫生院又增加了计划生育基本服务职能,计划生育服务站56名同志统一划转至乡镇卫生院,按理编制应随之增加,但近年来因调出、退休、自然减员、组建食药监局与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划转 34 人等原因,由医改时核定的 649 人反而减少到 615 人,同时减少了财政差额补助的人员经费。为积极应对农村医疗卫生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乡镇卫生院大量使用临时工,有的编外用工超过编内人员,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人员经费成为医疗机构的要紧支出。如**镇中心卫生院定编 29 人,在职 54 人,其中,在编 22 人,临时聘用 32 人。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均未向临时用工人员交纳五险一金为后期管理埋下较大隐患。

 4、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匮乏。目前乡镇卫生院共 945 人,编制内 573 人,实际在岗 557 人(XX 县区借用 2 人、改革前 14人不在岗),临床医疗专业 266 人、护理专业 119 人、医技专业40 人、其他人员 148 人;编外 372 人,临床医疗专业 77 人、护理专业 181 人、医技专业 44 人、其他人员 70 人。目前在岗的人员中医护比要求为 1:

 1.2,实际仅为 1。0.88,结构不合理。b 超、检验、放射等医技岗位大部分东拼西凑、短期学习上岗;公共卫生人员不仅总量不足,基本上没有专业人员,大部分为医技、护理等非专业岗位人员转岗,且以编外人员为主。全科医生、中医临床(含康复理疗)、西医临床(含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影像、检验、护理、公共卫生、财务等人才尤为紧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不足,设施简陋,工资待遇不高,很难吸引医学院本专毕业生来工作。由于乡镇就医对象少,临床经验少,医疗水平难提高,加剧了乡镇卫生院的人才流失。编制管理不够规范,人才引进渠道不够通畅,陷入医护人员编制空缺、编外人员大量使用、技术人才引进不来的怪圈。

 5、新农合保障水平不够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基本消除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医疗健康保障水平。为防止基金透支,实行基金总量操纵,乡镇卫生院核定基金普遍不足,不得不向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推转住院病人,无形中增加了病人负担。今年 1 至 5 月,**镇卫生院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减免门诊费 1353 人次 13530 元、住院费 437 人次 10313元,**镇卫生院减免门诊费 636 人次 2210 元、住院治疗 1095 人次 19841 元。县医院应补尽补,应免尽免,累计减免 4375 人次50.6 万元。从以上数据能够看出,乡镇卫生院为贫困户门诊住院例均减免了 13 元,县医院为贫困户例均减免了 116 元,例均减

 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6、乡村医生队伍不太稳固。村医是农村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构成部分,为缓解农村群众看病难做出了积极奉献。但目前村医队伍面临人员不足、年龄偏大、综合素养偏低等问题。特别是村医特殊的身份性质与补偿机制的不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待遇普遍较低的问题,直接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与队伍的稳固性。

 7、医疗机构用电成本过高。自**年 12 月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医疗卫生单位电费由原先半营利性质变成按商业用电收取(每度 0.97 元),在收入降低、经费来源减少情况下,电费支出与医改前实行以药补医时期相比不降反升,高电费已成为医疗卫生单位的较大负担。

 8、床位费收费标准偏低。自**年修订的医院床位费收费标准使用以来,我县一直未进行调整。随着乡镇卫生院服务环境的改善、服务能力的提高及市场物价水平的增长,床位费还是旧标准,与患者的实际消费差距较大,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的进展。

 三、计策与建议为科学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现提出如下建议:

 1、明确功能定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全县经济社会进展水平与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统筹规划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分类制订配置标准,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进展;合理操纵公立

 医院资源规模,推动进展方式转变;科学界定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严格执行分级诊疗标准(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20)》与医改的有关规定,县级公立医院是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要紧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及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并受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承担所在乡镇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与对村卫生室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与乡村医生培训;村卫生室同意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与指导,承担所在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康复等工作)。

 2、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始终坚持以解决群众健康问题为导向,以调整布局结构、提升医疗能力为主线,实现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适度有序进展;应急谋远,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统筹预防、医疗与康复,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加快县级公立医院的项目建设,综合提升医疗、预防、保健功能,妥善应对因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新增出生人口持续增加而带来妇产、儿童、生殖健康等突出的供需矛盾;补齐短板,实现五化村级卫生室的全覆盖;增加村医补助标准,统筹村医养老保险,稳固农村医务人员队伍。

 3、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落实政府医疗

 卫生投入政策,全力保障 17 个乡镇卫生院的污水处理站建设 XX县区直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站的改扩建项目顺利推进。适当提高新农合住院基金总量操纵标准,放大健康扶贫效果,增强医疗机构自我进展能力。督促县乡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健康扶贫政策,对减免贫困户的诊疗费用应给予补助。

 4、健全用人机制,规范编外用人管理。在确保退一补一的前提下,探索编制备案制管理与合理有序的人才流淌模式。乡镇卫生院在编制操纵内以公开招聘的方式予以补充。进一步规范编外用人管理,优化编外人员进入程序,严格按照编制比例、岗位务必、条件符合等要求,择优聘用,实行合同制管理。对现有编外人员要全部缴纳社会保险,实行合同制管理。新聘编外人员按照一定的比例操纵,实行考试考核,择优聘用。

 5、加强队伍建设,破解人才短缺难题。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与社会资助为辅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优先保证人才进展的投入。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队伍结构。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淌的政策引导,畅通临床、医疗紧缺人才与医学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的引进渠道,鼓励与吸引优秀医务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探索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符合医疗卫生队伍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职称评定制度,促进医疗卫生人才的合理

 流淌与快速成长。

 6、整合医疗资源,加快医养结合步伐。整合医疗服务、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医疗康复机构,畅通交流协作渠道。支持县级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与养生保健的传统优势。加快进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提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积极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广泛开展医疗健康养老签约服务,逐步丰富完善医疗服务的内容与方式。支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医养结合产业,加快提升全社会健康养老保障能力。

 7、缴纳养老保险,稳固基层医疗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