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文档下载 >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探索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探索

时间:2022-10-23 14:05:03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探索【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探索【完整版】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探索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应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这一重要讲话将劳动教育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升华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赋予了我国劳动教育理念新的时代内涵,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劳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必须在明确劳动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关键定位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推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的路径,才能更好地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一,劳动教育地位边缘化,缺乏对劳动教育的科学认知。劳动教育是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前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的地位被边缘化。例如,缺乏专门劳动教育队伍负责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缺乏有力的劳动教育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同时,其他教育内容与劳动教育的协同不足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边缘化。同时,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缺乏科学的认知。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受学校劳动教育程度的影响,也与学生自身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有密切关系。此外,错误的将劳动与劳动教育等同,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无法引导学生对劳动教育形成正确而充分的认知,更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责任感。

 第二,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化,造成勞动教育实效性弱化。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教育形式的选择和应用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合理地利用劳动来提升学生的心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与综合实践课程以及科研实践等各类内容进行合理地融合,对于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都有较大的帮助。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形式主要以体育劳动为主,造成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停留于表面,缺乏对学生个体行为和习惯的积极影响。同时,单一的形式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割裂,不利于充分地发挥出劳动教育应有的作用。

 第三,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建设不足,影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多方面的机制保障。例如,有力的宣传机制、教育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以及监督反馈机制等。唯有从各个方面给予充足的保障才能真正促进劳动教育的落实,为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育人工作提供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配套的保障机制建设层面存在滞后。例如,劳动教育相关内容宣传不到位,知识传播渠道单一,缺乏对学生劳动观念的有力引导。同时,相关劳动榜样表彰以及典型资源挖掘不到位,也是影响劳动教育宣传的重要原因。劳动教育专业队伍建设机制薄弱也对劳动教育的实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是否科学会对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以及劳动教育方法的有效性评价产生影响。

 2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推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具体路径 2.1 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劳动教育要想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参与者不只是学校和学生,也要把家庭、社会纳入其中,能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助推作用。[2]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劳动教育环境予以优化:第一,作为父母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劳动教育,要用积极言行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配合学校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劳动机会,让他们能在家庭生活中得到锻炼,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3]第二,社会层面应以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对劳动的本质产生感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第三,从学校层面,应充分体现出特色,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态度等产生积极影响。校园文化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社团活动、知识讲座等都是有效载体,也要组织多种类型的活动,类似于卫生评比、劳动竞赛等。在活动组织

 之前要进行宣传、引导,可以把活动信息发布于网络平台之中,也可以印制海报等,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扩大活动覆盖面。学校也要积极建设物质文化,在整洁、幽雅的校园之中学习、成长、参与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2 完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坚持以培养学生具备关键劳动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学生良好劳动习惯为目标重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在课程目标上应当突出实践与创新的重要性,力求培育学生形成较强的劳动自强意识。其次,在课程内容上遵循关键劳动能力的培养规律,兼顾劳动情感、劳动技能以及劳动认知等多个方面,突出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和进阶性。

 第二,要把劳动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整合,例如劳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整合,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案例,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兴趣,逐渐具备良好的劳动素养。在劳动教育方面,可以尝试着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把学生引入各种接近于现实的情境之中,触动学生的心理,起到开发心理机能的作用,引发学生心理共鸣,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逐渐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

 第三,定期组织技能竞赛活动,唤醒学生的劳动热情,让他们能在劳动实践中自我塑造。总之,劳动教育如果能充分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必定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率,让他们在接受劳动教育的同时感受到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之下,劳动实践的重要意义。

 2.3 创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形式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和劳动精神的重要途径。[4]高职院校应对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予以创新,体现劳动教育的多元化,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而言:

 第一,优化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例如,通过各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实验实训、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现。实践教学内容应综合考虑劳动的技能性和技术性,注重脑力劳动与体育劳动的紧密结合。同时,应注重实践基地建设,利用实验室、实训室、创客空间等实践客体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活动。此外,还要注重结合区域内优势的产业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第二,尊重学生的思想特征和兴趣爱好组织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场景之中,特别是要组织好与实施好校园内的清洁劳动、校园美化等工作,让他们能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这是劳动教育实效性得到提升的前提。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赋予学生主导权,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价值,在多个方面形成志趣,获得前进的动力,能对自己日后选择一份怎样的职业进行理性分析,让劳动教育产生更高的价值。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类似于翻转课堂、合作教学等,丰富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以劳树德的使命能得到落实。

 2.4 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队伍建设 第一,建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要把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纳入其中。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日常要关注劳动理论课中的听讲、讨论情况,也要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表现,分析其劳动动机、积极性等,从师生双方描述劳动教育成果。高职院校应在劳动教育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凡是在工作中表现突出、能给学生当好表率的劳动教育教师都要及时予以奖励。

 第二,建立起完善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选聘机制。高职院校应建立起完善的劳动教育教师选聘制度,为教师队伍建设输入新鲜血液,也要组织现有教师进行培训活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所有教师都能为劳动教育的开展负责。通过完善的选聘机制和有力的培训机制,切实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为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5 优化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第一,建立学生劳动素质成长档案。通过将劳动教育评价纳入改革方案,引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实践过程记录手册和认定手册,形成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完善的记录体系,形成学生劳动素质成长档案。通过劳动素质成长档案可以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真实情况,也可以反映学生个体劳动素质提升情况。

 第二,制定科学可行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高职院校应从职业院校实际和特色出发,建立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在评价过程中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纳入评价体系当中,并建立起完善的审核、记录以及公示机制,确保记录真实,结果可靠。同时,应当结合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等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依据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一方面引起学生对劳动教育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

 第三,建立监测——反馈——导向的动態劳动教育评价模式。通过动态的评价模式,实现对学生劳动教育动态跟踪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劳动教育予以优化和改进,考察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对学生劳动素养培养的实际效果。同时,通过建立监测——反馈——导向的动态劳动教育评价模式可以为后续劳动教育活动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3 结语 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高职院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而民族兴旺与国家繁荣的重要基础则是年轻一代能有美好的德行,为此,高职院校应把立德树人当成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应当做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地优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境、完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队伍建设、创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活动形式以及优化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地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梦红,杨静.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J].现代交际,2021(11):139-141. [2]

 刘峥.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1,9(02):68-70,74. [3]

 范成梅.立德树人视野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践行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4):87-88. [4]

 龙曼莉,刘易国.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