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文档下载 > 加强党性修养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

加强党性修养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

时间:2021-10-02 11:06:06 浏览次数:

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磨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才能获得。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向来十分重视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将其看做是保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和最终完成共产主义历史使命的根本问题,并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性修养的重要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员必须加强自我教育和世界观改造都有过论述,把它当做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列宁也曾经多次论述过这一问题,并直接使用了“修养”这一概念。

(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党性修养的思想和理论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年代,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了其先进性和革命性。但在领导欧洲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识到,要清除无政府主义、宗派主义、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潮对无产阶级的影响,就要建立最具革命性的、最具先进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关于共产党员修养的专门著作,但是他们的相关思想还是比较丰富的。

共产党员应该由无产阶级中最优秀的分子组成,具有先进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最先进的部分,只有以共产主义信念为最高理想的共产党才能真正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在革命运动的各个发展阶段上,他们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过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还体现在,他们可以将工人阶级运动的长远目标和眼前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产党员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时,就强调坚持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他们在同盟的新章程《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要求盟员(党员)必须无条件接受党的纲领,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信念。通过这样严格的信念上的要求,同盟将魏特林等平均主义分子开除出党,对当时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进行彻底的批判,如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保证了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上的纯洁性。

共产党员应该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在建立共产主义同盟时,为了反对旧有组织的独裁和秘密主义的缺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组织原则方面,更多强调的是民主的原则。但是他们也着重提出,要维护党内的集体利益和内部团结,就必须在党员心目中树立牢固的组织纪律观念,牢固地树立“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为了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要求党员必须服从党的决议,保守党的机密,遵守党的纪律。为了保障纪律的严肃性,他们要求,凡不遵守盟员条约者,视情节轻重或暂令离盟或开除出盟,凡开除出盟者不得再接受入盟。在党组织内部,要少数服从多数,要服从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代表大会的权力,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反映,坚决反对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宗派主义。

党的组织可以吸收其他阶级出身的人加入,但是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思想上的改造。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必然有其他各个阶级的先进分子希望加入党的组织,这对于扩大党的影响,拓宽党的群众基础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这些人加入党组织的个人意图是各不相同的,在广泛地吸收他们入党的同时,也不能放弃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这样才能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对于大量非无产阶级分子的加入,恩格斯谈道:“在日益壮大的工人政党内,小资产阶级分子的增多是不可避免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他们入党是有前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非无产阶级分子加入党组织提出了两条标准,一是“要对无产阶级运动有益处”,二是“如果其他阶级出身的这种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那么首先就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那些“满脑子都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观念的冒牌分子 ”,绝不能留在党内。

共产党员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境界。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能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奉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关键就在于他们很早就树立了远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们从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可以看到其远大抱负。“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自身的言行,用自己毕生的心血和奋斗,实践了自己青年时的人生誓言,为我们树立了人格修养上的光辉典范。马克思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不惜放弃自己的美好前程,不当律师,不进入上流社会,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地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上下求索,奋笔疾书。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挚友,不仅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和家庭,还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学术研究活动,尽一切力量去经营他所厌恶的商业活动,用从中获得的资金来支持马克思及其全家的生活。在马克思去世后,他又放下手中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马克思的遗著的整理工作中去。这同样是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二)列宁有关党性修养的思想和理论

列宁和马克思、恩格斯不同,他不仅创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而且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他对于党的建设和党员修养的思想更全面、更深刻。列宁并没有专门就共产党员修养著述,这方面的思想是散见于他的其他著作之中的,散见于他对社会主义的整体思考之内的。

将学习当成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在列宁看来,共产党员首要的修养就是理论修荠,这是保证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迎接各种挑战的实际需要。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还认为,理论修养的前提就是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真正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就必须从外行变成内行,这就要靠学习。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很快就发起了“文化革命”。他要求干部将学习当成当时的头等重要大事来抓,坚决杜绝“共产党员的狂妄自大”态度,不要摆架子,不要妄自尊大,而是要放下身段,从头学起;不但要从书本上学,而且要从实际工作中学;不但要学习工人农民刨造的经验,而且要学习欧美各国的先进科学和技术,其中包括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

为了完成革命和建设的艰巨任务,党员必须有铁的组织纪律。列宁认为,要使无产阶级能够正确发挥作用,“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就必须实行极严格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在和平建设时期,党的纪律不仅不能松弛,还要加强。列宁特别指出,共产党员要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如果违法,法庭对于党员的惩处必须严于非党员。

加强作风修养,杜绝官僚主义、贪污受贿等不良风气。列宁对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中逐步开始蔓延的因循守旧、办事拖拉、挥霍浪费、不守纪律等不良习气深恶痛绝。他把腐败现象、官僚作风比做是国家机构中的“脓包”、人民的大敌,把共产党员的狂妄自大、文盲太多、贪污受贿行为盛行列为苏维埃政权面临着的三大敌人。列宁多次批评说,有不少党政机关,机构重叠臃肿、人浮于事,办事因循守旧、拖拉敷衍,文牍主义盛行;有些党和国家干部官气十足、摆“委员”架子,在自己管理的部门或单位独断专行,对下级则称王称霸,作威作福,成为“脱离群众,站在群众头上的特殊者”。列宁痛心地指出:“我们所有经济机关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义。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

把好党员的“入口关”,把不合格的人挡在党组织的门外。列宁认为:“党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它需要有觉悟的、决心做自我牺牲的人。”为了加强党的战斗力,他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严格的入党条件,那就是“凡是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可以作为党员”。这实际上是三个方面的严格要求:一是党员在政治上必须无条件接受党的纲领,接受和服从党在各个时期的各项政策和路线;二是必须在物质上支持党,必须交纳党费,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三是在组织上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必须加入组织,接受党的指挥,对于新党员,最重要的是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要使每一个党员都知道,“共产党吸收新党员并不是使他们利用执政党的地位来谋利,而是要他们作出真正共产主义劳动即无报酬劳动的榜样”。十月革命之后,列宁还进一步提出了入党要有一个预备期的思想,这是为了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把好“入口关”。根据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预备期时间。预备期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预备党员切实加深对党的纪律、纲领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便于党组织对党员进行考察。

把好党员的“出口关”,将不合格的党员及时清除出去,始终保持党组织的活力和先进性。革命胜利后,一大批投机分子混入党内,许多盂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都加入了党组织。列宁指出,“这里存在着极其实在的危险”,“冒险家和其他危害分子乘机混到执政党里来.这也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任何革命都有过这样的现象,而全部问题在于,以健康的强有力的先进阶级作为依靠的执政党,要善于清洗自己的队伍”。在列宁看来,党的战斗力不在于党员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高低。所以,对于不合格的党员,要坚决清除出去。列宁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强,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入党里来的人’”,“我们需要新党员不是为了做广告,而是为了进行严肃的工作”。

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六七年中,列宁始终坚持通过发动人民群众来对国家进行民主管理和监督,通过精简机构和紧缩编制、改进工作制度和工作作风来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他提出,政治上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重要的是在一切地方和部门推行选举制、罢免制和监督制;改善国家机关的管理,首先要在机构设置上下功夫,宁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高些;在工作制度方面,要建立各项工作的个人负责制,并把它同集体领导原则正确地结合起来;在工作作风方面,要求每个机关的工作都要树立“求实”精神和严肃认真的作风,都要深入实际,拿百分之九十九的力量去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少谈些“领导”,少说些漂亮话,少发表一些议论,多做些实际的平凡的工作。

列宁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坚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即使冒着被暗杀的危险也经常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而且带头不搞任何特权。列宁注意到巴黎公社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通过几乎同等的工资限制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所以他起草了《人民委员会关于高级职员和官员的薪金额的决定草案》,这一文件规定,人民委员会委员的月工资为500多卢布,大体相当于熟练工人的月工资。列宁自己带头执行了这一规定。在他生命的弥留之际,他口授了被后人称为“政治遗嘱”的八篇文章,其中三篇都是谈的如何对党员干部加强监督的问题,可见他对党员修养问题的重视。

二、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革命和党自身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提出把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问题和中心环节。作为党和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尽管没有专门论述共产党员修养的著作,但是他对于党员修养一向是十分重视的。毛泽东同志有关党员修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结合,带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刘少奇同志创作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早、最全面、最系统地论述共产党员修养的专著。它以丰富的思想性、深刻的哲理性、朴实的语言风格感动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

在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入研究、分析加强党性修养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一是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道德品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事业。毛泽东同志总结和归纳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条例,作为指导革命军队日常活动的准则。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毛泽东同志专门讲了“共产党员在民族战争中的模范作用”问题。二是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等著名篇章,核心就是突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张恩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品格,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三是党的作风是党的宗旨的外化,是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认为党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先锋队,党风对于社会风气有长远的影响力,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有着明显作用。他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中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1945年,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做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对党内民主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这一时期,全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毛泽东陆续写作了《反对自由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等一大批整风文献,规定了整风运动的内容和方针,强调了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整顿党组织,为我们党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和作风上的基础。

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继续研究、发展党性修养的理论,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强调,在全党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只有这种理论,才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针。二是增强无产阶级意识和共产主义信念是思想意识修养的关键。陈云同志提出了终身为共产主义而奋斗、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做群众模范、学习等六条党员标准。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措施。毛泽东同志提出“党务民主”的概念.认为“党务民主,就是在政党的内部关系上与各党的相互关系上,都应该是一种民主的关系”。这一时期,全党开展了整党运动,采取“思想打通,组织整顿,纪律制裁”的方法,对混进党内的地主、富农、阶级异己分子加以清除,对小资产阶级思想和自由主义思想进行斗争。在1949年3月河北省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这些举措不仅为党成为执政党后的党性修养进行了初步探索,而且为党顺利取得全国政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面对百废待兴的新形势,面对繁重的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的任务,适应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新变化,深入研究党性修养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一是提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党内外五百万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中宣传和获得辩证的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我们将会组成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而这是我们极为需要的,这又是一个大好事。”二是提出加强党的团结,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巩固国家政权。1959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对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案的修改》中指出:“党的团结的利益高于一切,因此应当把维护和巩固党的团结作为指导自己言论和行动的标准,即有利于党的团结的话就说,不利于党的团结的话就不说,有利于党的团结的事就做,不利于党的团结的事就不做。”三是提出坚持民主集中制,扩大民主、加强监督。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他还提出,发扬民主的途径之一,就要主动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四是提出不脱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1956年,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时期,全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共产主义道德,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学雷锋、学焦裕禄的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武装,严惩贪污腐化,开展“三反”斗争,先后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使全体党员普遍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的威信和凝聚力有很大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面对十年“文化人革命” 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在党性修养的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性修养的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党性修养理论。

共产党员必须有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整个工作,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共产党员必须顾全大局。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结底要顾全大局。邓小平同志还指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这些问题很快就要出现,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

要安定团结,就必须消除派性,增强党性。邓小平同志严肃地指出,这些年来,我们军队出现了一个新的大问题,就是闹派性,有的单位派性还很严重。这个问题主要在干部。我们军队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确有少数人热衷于搞派性,他们在军队内部搞,到地方去也搞。我们军队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山头,那是由于长期处在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而自然形成的。长征到了陕北,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全军提出要克服山头主义倾向。经过延安整风,反对宗派主义,全党达到了新的团结。这是我们打胜抗日战争、打胜解放战争的根本保证。要安定团结,就必须消除派性,增强党性。不消除派性,安定团结不起来,军队战斗力也一定会削弱。每个干部都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

解放思想,打破思想僵化。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思想一僵化,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满以为这样不会犯错误。其实随风倒本身就是一个违反共产党员党性的大错误。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做,固然也难免犯错误,但那是错在明处,容易纠正。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要选拔培养讲党性的领导干部。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今后配备领导班子的时候,要选那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斗争中经得起考验的人;要选那些党性强,能团结人,不信邪的人;要选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要选那些努力工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有魄力,有实际经验,能够办事的人。党性也包括联系群众、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等等。选干部,标准有好多条,主要是两条,一条是拥护三中全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一条是讲党性,不搞派性。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有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性强的人来接班才能保证。

这一时期,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真理标准大讨论,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党性原则;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申了一系列党性原则;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一系列专门法规文件,使党性修养有据可依;党的十三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从1983年冬季到1987年初对党进行全面整顿,清理了党内的“三种人”,严肃查处了一批以权谋私等官僚主义案件,纯洁了党的组织,党风党纪有了很大的好转。